-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:
-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:
- 《海上鋼琴師》觀后感 推薦度:
- 相關(guān)推薦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【熱門】
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,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,記錄下來很重要哦,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。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?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,歡迎大家分享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
時隔至今,我猶記得這部由朱塞佩·托納托雷執(zhí)導(dǎo)的電影——《海上鋼琴師》。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觀影的時候,1900留給他朋友最后的話語曾令我淚流滿面。
1900,是一個出生在海上的孤兒,他被水手收養(yǎng),他的名字只是一個年代。他是無師自通的天才,面對鋼琴的88個鍵,他能夠彈奏出驚人的音樂,受到船上無數(shù)人的追捧和掌聲。他也開始愛,愛一個女孩,靜默且深情,令人曾揣測他是否會為了她而下船面對外面的世界。
然而他最后選擇的卻仍是他的鋼琴,他的大海。他為什么不離開大海呢。他說,鋼琴只有88個鍵,但是外面的世界,卻是有著無數(shù)黑白鍵的巨大鋼琴。他無法駕馭。外面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盡頭的`鍵盤,他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?成長,學(xué)習(xí),工作,贍養(yǎng)父母,撫養(yǎng)子女,然后老去,聽來仿佛一切都已明了,人生卻還是那樣長。
我尤記得1900留給他朋友最后話語時的眼神,是那樣孤獨,堅決,而又溫柔。我也曾在高樓中凝視遠(yuǎn)方的地面,想象自己縱身一跳,人生的樂章戛然而止。然而我終究不是他。
后來我漸漸明白,1900代表著一種理想,代表著這個塵世中的多數(shù)人,注定不會付諸行動,卻有始終心懷向往的理想。矗立在那里,自由,決絕,而悲傷。
我們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。這個世界的意義在于“傳承”。就像一個游戲,每個人都是其中的玩家,然而獲得的任務(wù),卻是如何使這個游戲永遠(yuǎn)存在。諸多必須背負(fù)的責(zé)任令前行顯得緩慢而艱難。然而我們的人生對于整個游戲而言,存在的時間或許只有一秒,或者更短。也唯有越短暫,這個游戲的運(yùn)行時間才會越長,才有可能永不結(jié)束。
這樣一想會不會又心有不甘呢?辛苦奮斗的一生,其實不過一粒微塵,輕得仿佛隨時都會消失。
然而在閉上眼的那一瞬還會不會含笑著想起,自己的孩子在不久前,正帶領(lǐng)他們的孩子在綠草地上放起風(fēng)箏;會不會含笑著想起,自己曾擁有良人在側(cè),從此不再無枝可依;會不會含笑著想起更久遠(yuǎn)的從前,父母曾令你無憂無慮,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緒,或許唯有感慨地大笑出聲,無奈地?fù)u搖頭,道一句,那時真小。
我們?yōu)槭裁床粫?900一樣,選擇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。這樣壯烈,卻獲得永生的自由?
因為,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個“外面的世界”,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,卻因為某一瞬間體驗到的那些溫情,那些無以倫比的美好,而心甘情愿地忍受著它所給予的傷害,努力彈奏出最華美的人生樂章。
我們或許從來都不是天才,但是我們至少能做到勤懇、踏實。我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,學(xué)會圓滑,學(xué)會世故,但內(nèi)心深處,終究會一直記得,這一生所做的種種妥協(xié),不過是為了在這個微塵世界,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,創(chuàng)作出獨屬于自己的旋律與琴音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
最近我看了《海上鋼琴師》這部電影。
故事講的是一個叫1900的人,他出生在船上,不知怎的就被父母遺留在了船上,無意中被船上的挖煤工丹尼撿到了,并取名為1900。有一次在挖煤時,丹尼遭遇意外去世了。1900在丹尼的葬禮上聽到了樓上的鋼琴聲,從此愛上了彈鋼琴,他一直沒有下船,甚至有關(guān)部門準(zhǔn)備炸掉船之前,他還是死活不肯下去,最后被活活炸死。我認(rèn)為他是一個極度矛盾的人。
在他短暫的`一生里,有一件事讓他變得非常出色,那就是彈鋼琴。1900在丹尼去世后開始迷戀鋼琴,他有著極好的天賦,一摸就通。音樂就是1900的世界,在這個小小的世界里,他感覺自由自在。他通過不停地觀察別人,挖掘他們身上的故事來了解人世間的感情,并體現(xiàn)到音樂當(dāng)中。
我認(rèn)為1900在彈鋼琴時非常自信和無所畏懼。由于1900鋼琴彈得太好了,人們很崇拜他,甚至爵士樂的創(chuàng)始人杰利都向他發(fā)起挑戰(zhàn)。在挑戰(zhàn)時杰利非常傲慢,但1900卻沉著應(yīng)戰(zhàn),在發(fā)揮自己最強(qiáng)實力之前,他甚至冒出了一句:這都是你自找的,混蛋。他最后出人意料的表現(xiàn)使大家都震驚了,包括杰利在內(nèi)。
1900的無所畏懼還體現(xiàn)在他從容面對死亡。1900的好朋友麥克斯經(jīng)常勸他下船去看看世界。1900每次都說我連個出生證明也沒有,哪個人會讓一個連名字也不確定的人上岸呢?炸船之前麥克斯勸1900下船,他最終選擇了留在船上,和船同歸于盡。
同時1900又是一個懦弱的人。炸船前他告訴了麥克斯他一直以來都不肯下船的根本原因:世界那么大,有成千上萬種路可以走。我要是下去,就面臨著重要抉擇。一架鋼琴有八十八個琴鍵,數(shù)量是有限的?捎眠@八十八個琴鍵所能創(chuàng)造出來的音樂卻是無限的,而我在船上就好比只有八十八個琴鍵,我可以在上面活出各種各樣的人生,甚至每天都不一樣。如果我真的下了船,琴鍵的數(shù)量是無限的,那么音樂就更加無限,甚至每一秒都是各不相同的,我到底該怎么選呢?面對下船之后的角色,他害怕了,退縮了,他感到有壓力了。他不知道如何面對陌生的世界,很難跨出自己熟悉的小空間?吹竭@一處的鏡頭,我難過地為他流下了眼淚。
1900在面對彈琴挑戰(zhàn)的時候非常勇敢。面對下船時,他又感到有些害怕。從這幾個事例就不難看出,1900是一個矛盾的人。當(dāng)然,留在船上可以讓他心思更加單純,更好地發(fā)揮他的音樂才華,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
一個人,沒爸爸媽媽,沒名字,沒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。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“維珍尼亞號”的蒸汽船上,然后一生在船上度過,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。他的職業(yè)是“維珍尼亞號”上的鋼琴師。當(dāng)“維珍尼亞號”廢棄的時候,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,同船一塊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。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,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。當(dāng)然,唱片中的琴聲絕大部分人聽不到,即便聽到也不知曉琴聲的另一邊是哪個。
音樂,是一門國際通用的.語言,不需要講解,就能打動大家的心弦。與生俱來的天分,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。他是一位天才,一位在鋼琴范圍才華橫溢的天才。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,不只讓大家震撼和深感遺憾,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跡。天妒英才,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,我不知曉適合與否?但大家總說上帝是公平的,他拿走你些什么,總會還給你些什么,就當(dāng)關(guān)上了一扇門時,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。這樣看來,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。
小學(xué)的時候,大家的老師就告訴大家“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分!蹦壳翱磥恚@好像是一個善意的謊話。偉大的創(chuàng)造家愛迪生曾說過“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想法,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。但那百分之一的想法非常重要,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要緊。”到今天為止,大家可以十分確定大家都還不是天才!大家沒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分,但非常慶幸的是大家有一個完善的身心!版I盤有始有終,你確切知曉88個鍵就在那兒,錯不了。它并非無限的,而音樂,才是無限的。你能在鍵盤上表現(xiàn)的音樂是無限的,我喜歡如此,我能輕松應(yīng)付!”他喜歡做他能輕松應(yīng)付的事,他感覺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沒辦法應(yīng)付,會使他崩潰。他選擇了怯步,停下的踏向陸地的節(jié)奏,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;貞浺幌,愛迪生為人類開啟電燈年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!生命因嘗試而勇敢,生活因嘗試而愈加富有意義。這位鋼琴師沒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,未可以用我們的琴音點亮其他人的世界。假如多一點嘗試,多一份勇敢,或許他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一個不同的自己,不同的世界。
一聲轟響,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,他攜帶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。故事到此完結(jié)了,但大家生活還在繼續(xù)。疲憊的奔波于這個紙醉金迷物欲橫流的世界,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,大家為了什么而活,大家如何活,又是什么支撐著自己,大家是不是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于我們的價值觀,不被利益所左右呢?雖然非常遺憾,但不能不說,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(shù)家,他有著真的藝術(shù)家所擁有些高貴的自尊。
生活最大的悲劇莫過于堅持了不該堅持的,放棄了不該放棄的;驁猿,或放棄,如當(dāng)大家取舍有道,則常足!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4
有人說美國電影擅長創(chuàng)造奇跡。如果說《阿甘正傳》是一個巧合的奇跡,漫威英雄是一個血腥的奇跡,那么《海上鋼琴家》就是一個詩意的奇跡。
海上鋼琴家的奇跡是什么?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天才。難得的是美好逝去時對我們心靈的直擊和觸動:遺憾的味道和遺忘的音符。
當(dāng)我看到1900的時候,我看到了什么?孩子般的固執(zhí)仍然是一輩子流浪的孤獨。他似乎已經(jīng)越過了古典的戰(zhàn)爭。他是另一個世界。袁小尼請學(xué)習(xí)這一點,但我的金谷沒有,廣陵散在今天是絕對的!公元263年,嵇康被司馬昭殺害。作為魏晉的一名鋼琴家,嵇康不同意那些流傳已久、名副其實的教條和禮儀。正如1900所說:陸地上的人們喜歡詢問他們的根源,浪費他們的美好時光。冬天擔(dān)心夏天遲到,夏天擔(dān)心冬天來了。因此,他們繼續(xù)四處游蕩,追求一個遙不可及、四季如夏的地方——我并不羨慕。不幸的是,季康和1900的卓越才華和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最終為他們的帷幕埋下了詛咒。
他想要一架鋼琴。在高高的刑桌上,面對成千上萬來為他送行的人,他演奏了最后一首《廣陵散》。鋼琴的鏗鏘聲音遍地開,深入人心。演奏結(jié)束后,季康平靜地領(lǐng)導(dǎo)并在19歲時殺死了他。他以心為琴弦,以琴鍵為琴鍵,坐在塵土飛揚(yáng)的車間里,像王子一樣高貴,不吃不喝。他承擔(dān)的是洶涌與平靜共存的美麗而神秘的大海。面對無法挽回的命運(yùn),一個破碎的盤子喚醒了過去,奏響了。在大爆炸中,1900人生來就死去。沒有多少人悲傷,但沒有人會快樂。
我寧愿一輩子孤獨,也不愿隨波逐流;我寧愿塵封,也不愿拋棄純潔。在鮮花和批評中,人們總是嘲笑這部電影的鋼琴藝術(shù)只是圍繞著表面上的.只有速度不能被打破,而有選擇地忽略了故事中遺忘的悲傷之美。
你從來沒有漂流過,但你一直在漂流;你可能從來沒有孤獨過,但你總是感到孤獨;你從來沒有停下來,但你從來沒有離開過。1900年的懦弱是真實的。與奔向未知的失落相比,守護(hù)舊夢是多么浪漫!
誰能說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理想的人。成功也是大海,失敗也是大海。如果我們從世俗的角度來看,為什么我們要把陸地的重量強(qiáng)加給一個海洋之子?他看到的無數(shù)選擇只是一種選擇:回到船上,再次從船頭走到船尾,世界從我身邊經(jīng)過,但只有兩千人一次……這是我生活的陸地。
義無反顧。
也許他已經(jīng)讀完了,最后在人群中找不到一席之地,因為他是一個傳說,一個故事,一串音符,甚至連耶穌都要問他是誰。在過去的30年里,他在船上冷冷地看著這個世界,卻得到了它的精髓。
只要你有一個好的故事和一個可以傾訴的人,你就永遠(yuǎn)不會完蛋。
即使一個分離就是永別,一個遺忘就是永遠(yuǎn)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5
我認(rèn)為自我是一個不太容易受感動的人,因為能使我落淚的電影很少,可是有一部電影能夠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震撼,一次又一次的為之落淚。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《海上鋼琴師》。
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孤兒,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,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(yǎng),這位燒爐工用當(dāng)時的年份為孤兒起了名字,叫做1900。然而好人不得好報,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,僅有8歲大的'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。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,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,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,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。
縱使之后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,他思量再三后,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。他永遠(yuǎn)地留在船上了,就算到了最終,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,他也不愿離開,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。1900,這個既沒有出生紀(jì)錄,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,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(fā),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,渺無蹤影了。
影片使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,首先是燒爐工與1900的對話,
1900:“丹尼,什么是孤兒院呢?”
丹尼:“孤兒院就像一個大的監(jiān)獄,沒孩子的大人都會被關(guān)在里面!
1900:“如果我不和你在一齊你就會進(jìn)孤兒院嗎?”
丹尼:“你說得對,乖,所以我要多謝你!
這段對話真的很溫暖,丹尼為了不讓1900有心理上的陰影于是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,使1900認(rèn)為自我很重要。丹尼真是一個好父親。
“我寧可舍棄自我的生命,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,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,不是因為我所能見,而是我所不見……”。
這句話是1900說過的話,1900明白欲望永無止盡,如果走下了這艘船,他能夠憑借精湛的琴藝獲得金錢,權(quán)利以及感情,可是他會失去對于音樂的靈感以及真正的自我。所以他選擇與船共亡的重要原因。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(shù)家,他有著真正藝術(shù)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。
這是我對于1900的理解,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,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里。他與這個社會僅有一段很短的距離——一塊甲板;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——一個世界!他用音樂解讀一生,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6
今天無意間就看到朋友推薦的一部好片子——《海上鋼琴師》。實話說,我平時不大看電影,外國的更是不輕易碰觸,因為感覺他們總喜歡把諸如災(zāi)難、暴力、詭異這些東西在視聽上大肆渲染罷了,沒什么看頭,相較之下,我還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輕柔和緩,溫情浪漫的東西,無論是藝術(shù)還是生活。
只因《海上鋼琴師》是朋友推薦的,隨即尋找打開,直接進(jìn)入畫面,二十分鐘后,展現(xiàn)在面前的,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,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長的史詩,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噓嘆息或捧腹大笑,它是直擊靈魂的......
影片全部的情節(jié)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,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,嬰兒的他被船上的鏟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里發(fā)現(xiàn),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,因為當(dāng)時是新世紀(jì)的第一天,所以900就被鏟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,于是,他就叫900了。從此后,900在船上度過了他的一生,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。
八歲時,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,一個天才鋼琴家誕生了,他就是900。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,就如他的內(nèi)心世界一樣,根本不存在什么規(guī)則,標(biāo)準(zhǔn)之類的東西,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“媽媽”,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,但他知道音樂,他演奏的簡直是仙樂。別人無法進(jìn)入他的世界,而他卻可以“看”到遙遠(yuǎn)的城市,看到那里的大霧,松濤,甚至行走著的`人們的表情,他用自己獨有的內(nèi)心世界感知一切,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,抒發(fā)。他的樂曲是天籟,一如他的靈魂樣純潔,干凈。別人也曾勸他下船,甚至也有愛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,但終究沒有與這些相融。因為他的音樂他的生命是在船上,在大海上。
三十多年來,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傳遞著他內(nèi)心的安靜,清明和潔凈,這是一個何等的境界,這是一個何等的向往。當(dāng)時無論是下等的工人,黑人,還是貴族白人都向往自由,向往美好的生活,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覺的形式出現(xiàn)的美國自由女神,和900的音樂也正契合了這樣一種向往和追求,我把它解讀為一種靈魂的訴求。
塵世間的人們,每每被俗務(wù)俗事所困所纏,常常逃不出自己編織的種種藩籬,然而,這些東西與一個博大的胸懷,與天地之寬廣比起來算的了什么。許多的人,許多的我們身邊我們周圍普普通通的人,他們往往有著特別的人格魅力,他們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內(nèi)心書寫者人生,他們樸素恬淡,但他們,富有。就像900一樣,戰(zhàn)爭也好,誘惑也罷,似乎與他都沒有任何關(guān)系,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他的世界神奇浪漫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7
今天在家看了一部電影《海上鋼琴家》。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鋼琴天才的傳奇人生。
1900年,一艘豪華游輪上的一名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。最后,孤兒由船上的水手撫養(yǎng)長大,并將他命名為1900。后來,當(dāng)他長大后,人們想把他送到孤兒院,但她突然消失了。當(dāng)他再次找到它時,他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展示了他非凡的鋼琴天賦。從那以后,他成了這艘豪華游輪的演奏者。他不僅為那些頭等艙的貴族彈鋼琴,還為那些窮人彈鋼琴。他的'音樂真是獨一無二。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他深深打動了,但他總是只在船上演奏。他從來沒有踏上過陸地,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,他仍然沒有踏上陸地,開始了他的新生活。他曾經(jīng)在那艘船上演奏過,有自己的音樂。在船被埋葬的最后一天,他和船一起下海。
他從未離開過那艘船。他在船上度過了一生。很多人說900一定很孤獨,但我認(rèn)為他一點也不孤獨。我認(rèn)為孤獨實際上是一種主觀的態(tài)度。這并不意味著如果你有人陪伴,你就不會孤獨。我非常喜歡一句話?駳g節(jié)是一群人的孤獨。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節(jié)。所謂的孤獨,在于你的心是否拒絕與他人交叉。如果你和一群人一起玩,但你不能在心里感受到任何社會幸福,你不想和每個人一起笑,而是做你喜歡做的事,所以即使你不是一個人,你也是一種孤獨。
1900年,他在電影中說,鋼琴有有限的88個鍵,城市里有無數(shù)個房間,但這是上帝的鋼琴。他不知道怎么彈。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。我認(rèn)為他的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非常有限。遲早,我會離開這個世界,但如果我能在這個有限的時間里找到讓我快樂的東西,就像1900年一樣彈鋼琴,那么這種生活是值得的。如果你踏上這片土地,1900可能會擔(dān)心你會被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所迷惑。有了這個東西,你會想要另一件東西,當(dāng)你到達(dá)這個城市時,你會想去那個城市。在這種情況下,只有無盡的欲望折磨著他。在這種情況下,他不妨在船上的這個小世界里做他感到快樂的事情,這就足夠了。
他似乎把生與死放在一邊。他有自己的想法,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。他不受外界的誘惑。他勇敢地做自己,勇敢地走自己的路。即使他只是在這艘船上,即使最后只有觀眾,他也會對此感到滿意。事實上,他并不孤獨。只要他的心足夠堅定和豐富,他就不會感到孤獨。相反,那些沒有目標(biāo)、沒有目標(biāo)的人是那些感到最困惑、最憂郁、最孤獨的人,因為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8
在這個時光飛逝的歲月里,我有著一顆飄蕩的靈魂,我將人生看成一種漂流。然而很多時候,我總會發(fā)問自己,漂過歲月之河——家是什么?
家是一只船
看《海上鋼琴師》,名叫“1900”的主人翁對于這艘船的愛戀與不舍,就是一種對家的眷戀。
生于斯,長于斯,家賦予我們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,這艘船同樣賦予他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情感。對于1900——一個孤兒——他的全部世界就是這艘船,這里就是他的家——他的全部快樂、悲傷、夢幻、激情。可以說他對于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個人來的都更深沉、更灼熱,這艘船載著他穿過漫長的歲月。
家是溫暖的港灣
家太平凡,每天對著的都是那一抹藍(lán),不停地飄著。然而遠(yuǎn)航的水手都知道,當(dāng)海平線上出現(xiàn)港口朦朧的影子時,他們的心跳是歡快的。在人生的航行中,我們需要冒險,也需要休憩,家就是最好的溫暖港灣。
他在船上,可以隨心所欲地彈奏美妙的樂曲,想到哪里彈到哪里。人們在他歡快的琴聲中度過一次次難忘的旅程,而他一如這艘船上的主人,用自己的熱情迎來送往,不知疲倦,他的內(nèi)心深處一直被溫暖包圍著。
片中最后一段,有主人翁的一段獨白,他說他不走,不是因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讓他感到畏懼,而是因為他看不到世界的盡頭。是啊,鋼琴的鍵有始有終,船的甲板有始有終,他可以用有限的鍵盤奏出無限的樂曲,他可以駕馭這種“有限”,在這里,他就是他。而這個世界呢,沒有開始,沒有結(jié)束。錯綜復(fù)雜的街道,星羅棋布的高樓大廈,有太多的路可以選擇,他沒有辦法去駕馭,駕馭他的人生、他的情感、他的音樂。他只能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的、可以駕馭的`方式生活,這種方式與世無爭,平靜自如,不受功名利祿的紛擾。如果一種生活方式,他無法駕馭,他寧可不要!他呆在了海上,選擇了家。
家是永遠(yuǎn)的岸
家是永遠(yuǎn)的岸。作為一個普通人,或早或遲,都需要一個家。記得奧運(yùn)會經(jīng)典語錄里就有菲爾普斯獲獎之后的一句:“我要找媽媽!”媽媽就代表著一個家。不論成功與否,家都是倦鳥歸巢、落葉歸根的最佳場所。當(dāng)船要被拆卸、炸毀的時候,他依舊沒有登上岸,他是屬于那里的,那里才是他的家,那里有他魂牽夢縈的永遠(yuǎn)的岸。他赤條條被人拋到了海上,就注定了他的家在那里。油輪天地里的那份獨有的情感,讓他覺得無論外邊的世界多么紛擾,家,才是一個默默護(hù)佑著自己也銘記著自己生命的岸,才是他登上世界的岸。
漁燈暗,客夢回,一聲聲滴人心碎。孤舟五更家萬里,是離人幾行情淚。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00字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000字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9
《海上鋼琴師》,一部教科書級別的經(jīng)典影片。如果要向別人推薦此生必看電影,母庸質(zhì)疑,它一定會被列入名單之上。該影片首映于1998年。近日,其在我國各大影院上映,反響良好。多虧這次4K修復(fù)版的引進(jìn),觀眾終于能在大銀幕上重溫這部經(jīng)典電影。
影片由蒂姆·羅斯、比爾·努恩、梅蘭尼·蒂埃里主演。《海上鋼琴師》是意大利著名導(dǎo)演朱塞佩·托納多雷的“時空三部曲”之一。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封神杰作。豆瓣評分達(dá)9。2分之高。沒有看過的觀眾可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(jī)會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海上鋼琴師》中國區(qū)紀(jì)念版海報,由黃海操刀設(shè)計,靈感來自于電影中的經(jīng)典一幕:“時隔多年,依然清楚記得,棧橋上的1900,選擇放棄、扔出帽子、揮別紐約的一幕!
影片以宏大的時間線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滄桑變幻,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。1990年,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,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,由船上的水手撫養(yǎng)長大,取名1990。1990慢慢長大,有著無師自通的非凡的鋼琴天賦的他,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,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,都被深深打動。
爵士樂鼻祖杰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,專門上船和他比賽,最后自嘆不如,黯然離去。可惜,這一切的'事情都發(fā)生在海上,1900從不愿踏上陸地。直到有一天,他愛上了一個女孩,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,1900的心開始波動。
這部影片堪稱是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者的終極浪漫,每一幀畫面都是藝術(shù)。全片音樂和故事內(nèi)核完美結(jié)合,極富浪漫主義色彩。其中最精彩的是斗琴片段,全程高能。當(dāng)1900彈奏著激昂的曲子,突然在玻璃窗上看見女孩的面容時,連曲子都不知不覺變得溫柔的一幕令人心悸。
也許大部分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的直觀感受便是:孤獨。擁有著一顆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的1990獨居于他的海上烏托邦。影片最后,殉身于大海的1990真正詮釋了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。若為自由故,二者皆可拋”的真意;蛟S我們不需要為1990的孤獨而傷神扼腕,1990只是忠于自我,他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,這種孤獨反倒成就了他生命的豐盈。
不得不說,《海上鋼琴師》連臺詞都極為經(jīng)典!斑B綿不絕的城市,什么都有,除了盡頭,沒有盡頭!薄皩幵敢簧陋,我不愿隨波逐流!薄安皇敲總人都能成為銷魂的船長,但是可以讓夢想起航!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
兩個鐘頭陪主人公1900度過了一生,又是一部經(jīng)典。
主人公1900從船上一出生便被拋棄成為孤兒,由好心的燒煤工丹尼收養(yǎng)。童年時一次意外丹尼喪生,1900再次成為孤兒。不經(jīng)意的接觸鋼琴,讓人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原先他竟是無師自通的天才,此后他便開始了一生的鋼琴生涯。
1900一輩子沒下過這艘船,他也以往決定離開,當(dāng)站在甲板上看見所謂大城市那無窮無盡的房屋街道,他迷惑了,他說:“鋼琴鍵有限,可是創(chuàng)造出的音樂無限,如果鍵無限,那就創(chuàng)造不出音樂。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,盡頭在哪里?—世界的盡頭?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!
整部電影感覺處處是經(jīng)典,每個鏡頭都恰到好處,細(xì)節(jié)處理不多不少,剛剛好。
1900和麥克斯在隨狂風(fēng)暴雨搖擺的船上彈奏鋼琴的那一幕,在腦海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'記憶,在輕快的鋼琴曲下,兩人似乎與鋼琴融為一體,優(yōu)美而流暢在大廳滑行,宛如美妙少女穿著溜冰鞋伴隨著悠揚(yáng)的歌曲翩翩起舞,浪漫至極!
理解挑戰(zhàn)的那一場也印象深刻,前兩場比賽不知是有意無意發(fā)揮平平,甚至在對手表演時竟然感動的流淚。最終一場開始前,1900向朋友要來一支煙放在鋼琴上,說了一句話:“你自取其辱!”接下來狂風(fēng)驟雨般彈奏出《群峰亂舞》,震驚在座所有人。一曲完畢,1900將煙的一頭按在琴弦上,不可思議的事發(fā)生了,經(jīng)過1900活力澎湃演奏琴弦因高頻率震動而發(fā)熱,竟將煙點燃了……
影片介紹:“男主角1900(人名)的整個人生都已經(jīng)是一場杯具了。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,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(yǎng),然而好人不得好報,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,僅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。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,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,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,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?v使之后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,他思量再三后,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。他永遠(yuǎn)地留在船上了,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,他也不愿離開,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!
我不明白為什么說他是杯具,但也許在1900眼中,其他人才在杯具的生活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
今天在家的時候看了一部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。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。
1900年,一艘豪華的游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,最后這個孤兒被船上的水手撫養(yǎng)長大,并把他取名為1900。后來等他慢慢長大之后,人們本來想把他送到孤兒院去,但是她卻忽然間消失了,等再一次找到的時候,他卻無師自通地顯示出非凡的鋼琴天賦。從那以后他就成為了這艘豪華游輪的演奏家。他不僅在那些頭等艙里面,給那些貴人彈奏鋼琴,他也給那些窮人彈奏鋼琴,他的音樂真的是絕無僅有的,每一個聽過他演奏的人全部都被他深深地打動,但是他永遠(yuǎn)只在船上演奏,他從來都不曾踏上陸地,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,他仍舊是沒有為了愛情而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。他曾就在那艘船上演奏,就有他自己的.音樂,最后船毀了的那一天,他也陪著船一起葬身海底了。
1900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那艘船,他在船上過完了他的一生。很多人都在說900肯定很孤獨,但是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孤獨。我認(rèn)為孤獨其實是一種主觀的心態(tài),并不是說有人陪伴,就一定不孤獨。我很喜歡一句話,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,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,所謂孤獨是在于你的內(nèi)心是不是拒絕于別人產(chǎn)生交集,如果你跟一群人在一塊玩,但是你內(nèi)心要更感覺不到任何社交的快樂,你不想跟大家一起嬉笑打鬧,而是自顧自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,那么就算不是一個人也是一種孤獨。
1900在電影中說過一句話,他說鋼琴有有限的88個鍵,而城市里有無數(shù)個間,但那是上帝的鋼琴,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彈奏?赡苊總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,我認(rèn)為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非常的有限的。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,但是如果能在這個有限的時間里尋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,就像1900一樣彈鋼琴,那么,這一生就是值得的。如果踏足陸地的話,1900可能會害怕自己會被這個花花世界所迷惑,有了這個東西就會想要另外一個東西去,到了這個城市又想要跑到那個城市,這樣的話只有無窮無盡的欲望都在折磨著他,這樣的話他還不如在船上這一方小天地做著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,這就足夠了。
1900他就好像把生死置之度外,它有著自己的想法,并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生活,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誘惑,勇敢地做他自己,勇敢的走他自己的路。就算他只是在這條船上,就算最后聽眾只剩下自己,但是他這樣子就滿足了。其實這樣子的他才是不孤獨的,只要他內(nèi)心足夠堅定足夠豐富,那么他一點都不會感到孤獨。反而是那些內(nèi)心沒有目標(biāo),毫無目的的人才是感到最迷茫,最惆悵,最孤獨的人,因為他們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2
海上鋼琴師在海上出生;也在海上結(jié)束了他的生命;
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陸地上;可當(dāng)他走到鐵梯的中間;他停下了腳步;然后回到了船上;
他說:陸地上的路太多了,我不知道該走哪一條,你看到那數(shù)不清的街道嗎?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 ,一個共渡一生的女人,一幢屬于自己的屋子,一種生與死的方式。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盡頭 ,一想到這個,難道不會害怕、會崩潰嗎 ?那架鋼琴太大;我無法彈奏。
他到底在說什么鬼?
首先,會不會真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,做這樣的決定,甚至是有這樣的經(jīng)歷?
在這地球上存在過的人的數(shù)量,從古至今可能已經(jīng)比我們能看得到的星星還要多,存在過什么樣的人一定已經(jīng)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。
但是,也不一定說明像鋼琴師這類人就是極少數(shù),他的人生經(jīng)歷可能罕見,但與他相同的對生死的選擇并不稀少—因為迷茫而選擇結(jié)束生命。這樣的選擇從古至今都不稀少。
鋼琴師說出的迷惑說不定是大多數(shù)在這個星球上生存過的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過或正在迷惑中。
曾經(jīng)沒有生活閱歷的我多次對自己說,那只不過是一個故事而已,導(dǎo)演只是為了拍一部戲,講一個故事,再把它拿來賣錢而已。但是隱約中感覺,這并不能說服我自己,其中一定還有什么我不能理解,F(xiàn)在看來,從前是真的太年輕,活得太少。其實鋼琴師說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,伴侶,房子,怎么活,怎么死,而導(dǎo)演也正是想討論活法和死法。
面對陌生的真實世界,鋼琴師選擇讓生命隨輪船一起消失在海上。
以世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,鋼琴師的態(tài)度是消極的,所有輕生的'人都是消極的,如果我們要把”消極”這個概念解釋給小孩子聽,我們還會說:就是不好的。
我不能肯定地說生活有沒有正確的生活和錯誤的生活;好的和不好的。
但是我們是有相對的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,我認(rèn)為鋼琴師也只是選擇了自己的方式:如果輪船可以一直存在,那我愿意一直呆在這船上彈鋼琴,在我喜歡的地方,做我喜歡的事情,既然不能了,那么我覺得這輩子也活得差不多了,就這么結(jié)束也挺好。我猜鋼琴師就是這么想的。
導(dǎo)演和小說家的確只是在講故事,但正如美國劇作家羅伯特?麥基所說:故事是生活的比喻。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,是為了讓一件復(fù)雜的事物更易于理解而用一種更簡化和更具象的方式來表達(dá)。
鋼琴師的故事是一個比喻,鋼琴師人物本身也是一個比喻,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而選擇結(jié)束生命的那些人。
在鋼琴師從舷梯上回到船艙中的鋼琴旁時,觀眾已經(jīng)知道了結(jié)局,但是導(dǎo)演還是讓鏡頭對準(zhǔn)鋼琴師久久不離開,他彈鋼琴時的表情,他的手,他的琴鍵。這正是導(dǎo)演在向那些主動選擇自己生命的結(jié)束方式的人表達(dá)理解和致敬!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3
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講述的是一個在“維珍利亞”號船上的棄嬰——1900在輪船上成長的故事,他在鋼琴上的天賦和造詣讓我嘆為觀止。然而,才華橫溢的他最終未離開輪船,并選擇與船同歸于盡。這似乎是一個悲劇,常人無法理解,我覺得這與他的身份——棄嬰有很大的關(guān)系。父母的拋棄,與母親的分離,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最大的創(chuàng)傷,而鋼琴成了他的過渡客體,充當(dāng)著母性客體的代理人。我們看到,以后這一生他都與鋼琴相伴。
1900一出生就沒看到媽媽,一出生就沒有愛。他遭受了兩次被拋棄,第一次是他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放棄了他,后來雖然有丹尼撫養(yǎng)他,丹尼在他8歲時也死掉了,未成年就遭受如此創(chuàng)傷。丹尼雖然非常愛他,但丹尼向來傳遞給他的信息就是說船以外的世界有多么可怕,讓1900不要離開船,1900由于沒有足夠的安全感,因此始終不敢走下船。在丹尼的葬禮上聽到了音樂,從此音樂成了他能依戀的客體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個鋼琴大師,彈琴,是他生命中唯一可做的事情,然而,1900兩次能依戀的`客體都離他而去,他無法相信這世界還有什么安全感,無法感受那種愛。1900留在船上,他的生命意義在那里,他與船構(gòu)成了緊密的關(guān)系,船是證明他存在的客體,假如他下了船,而船被炸毀,和他有關(guān)系的客體也就隨之一起都會消失,那么他就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一個完成“自我同一性”的人,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(rèn)識,知道自己是我認(rèn)為的這個人。但1900沒有真正出生,由于一個人的出生包括生理、心理和社會。1900在生理、心理上出生了,也成熟了。但在社會層面上沒有出生過,他從來沒有走入過真正的社會,不敢走下船,人是社會的,他沒有走進(jìn)真正的社會過,也無法扮演他的社會角色,因此他走在懸梯的半中就不敢往下走了,他感到了恐懼,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人,他從來沒有出生過。
影片一開始就有句旁白“他沒有國籍,沒有出世紙,連生日也沒有,能說還未出世”從心理層面,1900確實還停留在未出世的嬰兒狀態(tài)。呆在母親的子宮里,感覺肯定是最安全舒適的,他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。姑娘離開之后,他改變?nèi)松膭恿氐妆患せ,決定下船。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不算什么,但對1900,下船是一個重生的過程,1900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,他走下舷梯,卻又慢慢地停下來,整個世界在他的眼中變得黑暗,恐懼充滿了內(nèi)心。最終他選擇與船同歸于盡,這是偶然,但卻也是命運(yùn)的安排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4
能夠選擇,那說明你是自由的,但是你的自由是有度的!拔覜]法舍棄這艘船,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!
你相信一個出生起就一直待在船上且從沒有去過陸地上的人嗎。起初我也不相信,直到我看了《海上鋼琴師》后我愿意選擇去相信。
“1900,過去是數(shù)字,而現(xiàn)在是名字了!1900是一個被船上的黑人撿到的孤兒!叭绻麤]有我,你將被關(guān)進(jìn)孤兒院嗎?”1900對自己的養(yǎng)父問道。黑人鍋爐工笑著說道:“是的,所以我要感謝你1900!”而養(yǎng)父被鎖鉤砸死后1900他成為真正的孤兒。
八歲的1900天賦異稟,無師自通的學(xué)會彈鋼琴。長大后的他在豪華間為上流人士彈奏鋼琴,他為經(jīng)濟(jì)艙的窮人彈奏‘塔郎泰拉’。
每當(dāng)1900彈奏的時候,他的朋友——一個小號手就會問道:“當(dāng)你在彈奏的時候你在想些什么?你的思緒都去哪里了?”而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他總是在旅行。
有一次1900獨自一人在彈琴時,忽然聽到一個男人正拉著手風(fēng)琴。男人稱贊他的音樂有感染力,并且問他要不要抽煙。1900搖搖頭繼續(xù)彈著鋼琴,男人給1900講述了一些過去的.事情,他的田地都干了,五個孩子死于瘧疾,妻子和神父跑了。但是為了最后的一個小女兒男人決心與自己的壞運(yùn)氣斗一斗。他開始出門旅行,路過一個陌生的小鎮(zhèn),爬上山頂直到看見大海。男人突然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,重新開始。
他的朋友小號手一直問他為什么不下船,不到陸地上去。他可以掙很多的錢,然后娶一個妻子。這一切對他來說只需要走下舷梯,非常簡單的就可以得到一切。
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:為什么?為什么?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手時間去問什么,冬天來臨時,渴望著夏天,夏天到來時,就已經(jīng)開始害怕冬天,所以人們用不厭倦旅行,總是在追尋遠(yuǎn)方,總是夏天的地方。
一直到影片的最后1900都沒有離開船,即使是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女孩。在舷梯上1900望著看不見盡頭的城市。他轉(zhuǎn)身又回到了甲板上,所有的人都好奇。他說:“城市那么大,看不見盡頭。阻止了我的腳步的,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,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。”
1900出生在船上,長大在船上,最后隨著巨大的爆炸也同船消失在海上。他的一生都在船上度過,即使從沒有去過陸地,但是他的思緒早已飛到那些美麗的國家去了。
1900心中有熱愛,內(nèi)心堅持,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(dá)自己的想法。以及他對當(dāng)下的珍惜和欲望的克制,都值得我們學(xué)習(xí)。
你想要自由嗎?那就不應(yīng)該逃避現(xiàn)實,理性的克制自己的欲望。忠于自己的價值觀,不被利益所。1900并不是懦弱,相反他有一可完整且干凈的心。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5
我寧可舍棄自已的生命,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,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,不是因為我能見,而是我所不能見這是我看完意大利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后,記得最清楚的一段對白。
這部電影導(dǎo)演通過主角馬克斯回憶展開,用現(xiàn)實與理想交匯,靈魂與欲望的交織演繹一部鋼琴師1900充滿神話的傳奇一生,讓人震憾。 一九零零年,新世紀(jì)第一年的第一個月。郵輪弗吉尼亞號載著熙熙攘攘的歡呼人群在紐約港靠岸。在夢想的鼓動下黑壓壓的人流涌下船,迎接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。喧囂過后,船上除了船員所剩無幾。于是偷偷跑到餐廳搜索富人遺落下的貴重物品時卻在鋼琴架上發(fā)現(xiàn)一個漂亮的嬰兒,他收留了這個孩子,并起名叫丹尼博德曼T·D·雷蒙1900,1900這個名字是為紀(jì)念這孩子在新世紀(jì)的第一天被他收養(yǎng)。故事從這里開始,并沒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地方,然而,當(dāng)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在一次意外的風(fēng)暴中喪生之后,8歲的`1900卻意外地走一個音樂天堂彈奏了動人心弦的音樂弦律從此,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,生命便從此定格于這艘油輪無法改變。
我在欣賞這部影片的過程中心中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震憾中產(chǎn)生迷茫,這不僅是鋼琴天才無師自通而細(xì)致優(yōu)雅,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還帶些許傷感的音樂的律,更重要的是他人生的演繹給我的震憾:人該怎么活著才算是有意義的生命?人一生到底該留下點什么? 《海上鋼琴師》中的1900,一個沒有親人、沒有戶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一直在海上飄泊,對人世間的誘惑,功名利碌,他都視若無睹。即使那一眼就能讓他魂牽夢縈的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,他也是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,即使是最知己的朋友馬克斯用他那最動聽的弦律換起他走向世界,尋找高雅而富貴的人生,但也沒能讓他走出一個自己獨有的空間那個將被爆破的油輪。他的生命中只有鋼琴、游船和大海,他在滾滾浪濤中享受的是平穩(wěn)與寧靜,直到最后他還是選擇和這舶船一同走向天堂。他的生命中沒有物質(zhì)欲,但他的生命充實,自由、快樂、單純,他為他自己的信念活著直到他死去。
看完這片子,我的腦海涌現(xiàn)出很多的盲點,想理理不清,想道道不明,只是深深感覺到這就是人性,這就是一個沒有經(jīng)過洗禮與塑造的靈魂,一個純自然,純靈魂的生命個體。這部影片給人們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生命的命題:人的一生該怎么活著,怎么活才算活出了生命的意義。
我們應(yīng)該怎么去尊重人性,有著不同生活經(jīng)歷的人,經(jīng)歷著不同教育影響的人,生活在不同國界的人活著,我們需要什么?
【海上鋼琴師觀后感】相關(guān)文章:
海上鋼琴師經(jīng)典臺詞07-13
海上鋼琴師觀影心得03-20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8-17
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12-13
《海上鋼琴師》的觀后感11-10
《海上鋼琴師》觀后感05-27
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7-19
《海上鋼琴師》觀后感06-13
《海上鋼琴師》觀后感11-12
(精選)《海上鋼琴師》觀后感07-05